男生篮球提高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篮球提高课,通过教学与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增强篮球意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促进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参与篮球运动的能力,既能培养学生掌握开展班级课外篮球竞赛活动的一般组织手段与方法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文化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正常发展。
  课程编号:1511278
  课程名称:篮球提高课  Boys Basketball Advanced Course
  课程类型: 通识选修课
  学    时: 16                    学    分:1
  开课学期:2-8学期
  开课对象:大三大四男生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王李岗                 审校人: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较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从事初中以上学校的篮球教学及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等工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和实施大众健身工作。
  三、教材
   1.推荐教材:《篮球》。
  四、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战术简介。
  2.篮球运动竞赛主要规则与裁判法。
  3.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4.篮球教学方法探讨。
  (二)基本技术
   1.移动: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变速跑,侧身跑,后退跑,跨、跳步急停,前、
  后转身,侧滑步,后撤步。
  2.运球;原地高、低运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后转身。
  3.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单手体侧传接球,单双手反弹传接球,
  双手头上传接球。
  4.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篮下单手肩上高、低手投
  篮,运、接球急停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5.突破:原地持球、行进间接球急停,顺步、交叉步突破。
  6.抢篮板球:挡抢和冲抢篮板球。
  7.防守对手:防守有球无球对手的方法和要求。
  8.抢、打、断球:拉、拧抢球,横断球,挑、打球。
  9.篮球游戏及熟悉球性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应变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熟悉球性 。                                                                                                                                                 
  (三) 基本战术
  1.个人战术行动。
  2.战术基础配合。
  (1)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2)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围守中锋配合。
  (3)全队战术配合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1―3―1落位进攻2―1―2区域联防。
  五、身体素质
  (一)   一般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项目。
  (二)   专项身体素质。
  1.速度
  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原地快速跑突然变加速跑;传球和运球的接力比赛,利用篮球场内的各条线,做快速折线跑,弧线跑及转身跑等。
  2.灵敏
  快跑中拾起地面静止球或地滚球,徒手或运球绕过各种障碍的接力跑比赛。
  3.耐力
  400米,800米变速跑,全场往返快速运球上兰。
  4.力量
  手指,腕力量,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腰腹力量。
  5.弹跳
  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跳台阶。
  6.柔韧性练习:
  肋木压腿,压肩,下腰,分腿体前屈,侧踢腿,后踢腿。
  六、教法建议
  (一)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进度己方法。
  (二)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当增减运动负荷。
  (三)围绕重点,采取多种教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七、考核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考核的依据
  以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为依据。
  (二)   考核种类及成绩比例
  1.  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与出勤(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60分及格,
  100分为满分。占总成绩的10%。
  2.期末考核:由体育部组织教师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90%。
  (三)考核内容、方式与要求
  1.  技术考核内容
  包括基本技术、比赛、裁判。
  2.考核形式
  期末考核由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基本技术、比赛、裁判进行综合评定, 60分及格,
  100分为满分。各项平均分为技术考核的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90%。
  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 分值 | 技  评  标  准 | 比例 | 
    | 90~100 | 技术娴熟,动作标准,圆满完成动作 | 10 | 
    | 80~89 | 技术较娴熟,动作较标准,较圆满完成动作 | 35 | 
    | 70~79 | 技术较熟练,动作不太标准,基本完成动作 | 40 | 
    | 60~69 | 技术不熟练,动作不标准,基本完成动作, | 10 | 
    | 60分以下 | 有失误,不能完成动作 | 3~5 | 
    | 备  注 | 80分以上原则不得超额。 | 
   (四)运动参与(5%)
          | 成  绩 | 5 | 4 | 3 | 2 | 1 | 0 | 
    | 出勤次数 | 8 | 7 | 6 | 5 | 4 | 4次以下 | 
   (五)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
          | 成绩 | 标    准 | 比例 | 
    | 5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进步显著,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10 | 
    | 4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有提高。 | 45 | 
    | 3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有进步。 | 30 | 
    | 2 | 能够正常上课,积极参加练习。 | 10 | 
    | 1 | 能够正常跟班上课。 | 5 | 
    
  八、教材时数分配表
          | 学  期 | 2-8 |   | 
    | 总时数 | 16 |   | 
    | 基本技战术 | 12 |   | 
    | 复  习 | 2 |   | 
    | 考  试 | 2 |   | 
    | 备注 | 技术教学时数占80%,其余20%为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时间。 | 
    |  |  |  |  | 
    
  九、教学进度表
          | 课次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理  论 | ★ |   |   |   |   |   |   |   | 
    | 基本技术 | ★ | ★ | ★ | ★ | ★ |   |   |   | 
    | 复习 |   |   |   |   |   | ★ | ★ |   | 
    | 考  试 |   |   |   |   |   |   |   | ★ | 
    
  十、教学日历
          | 课次 | 专 项 内 容 及 要 求 | 身体素质内容 | 
    | 2-8    学    期 | 
    | 第一次课 | 1.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战术简介。 2.学习基本站立姿势,移动、传接球及投篮基本技术。 | 灵敏素质练习 | 
    | 第二次课 |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学习运球和突破基本技术。 | 力量素质练习 | 
    | 第三次课 |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学习篮板球基本技术。 | 耐力素质练习 | 
    | 第四次课 | 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 学习个人防守基本技术 | 柔韧素质练习 | 
    | 第五次课 | 1.复习篮球基本技术-组合练习 2.学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之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 力量素质练习 | 
    | 第六次课 | 1.复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之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2.学习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围守中锋配合。 | 速度素质练习 | 
    | 第七次课 | 总复习。 |   | 
    | 第八次课 | 考试。 |   | 
    
   
  十一、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与要求
          | 学期 | 课次 | 练  习  内  容  与  要  求 | 
    | 2-8   学   期 | 1 | 灵敏练习:快跑中拾起地面静止球或地滚球,徒手或运球绕过各种障碍的接力跑比赛。 要求:练习者要动作一致、协调。 | 
    | 2 | 力量练习:俯卧撑。 要求:手臂一定要伸直后再做向下的动作。 | 
    | 3 | 耐力练习:400米,800米变速跑,全场往返快速运球上篮。 要求:量和强度要适宜。 | 
    | 4 | 柔韧练习:压腿、劈腿、摆腿;各种拉肩、压肩方法。 要求:拉伸尽量要到身体肢体的极限。 | 
    | 5 | 力量练习:1.“短跳”:30米以下的单、双脚立定三级跳、五级跳、十级跳等各种形式跨步跳。 要求:分好组,听口令,完成后,稍休息,继续做。 | 
    | 6 | 速度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原地快速跑突然变加速跑;利用篮球场内的各条线,做快速折线跑,弧线跑及转身跑等。 要求:速度快,启动快。 | 
    | 备  注 | 身体素质教学与练习的时间占每次上课时间的20%。自由安排具体的练习时间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