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剑课教学大纲
  一  课程简介:
  太极剑是属于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本课程主要教授32式太极剑完整套路,它创编于1957年,取材于传统的太极剑套路,分为4组,每组8个动作,往返共两个来回,路线清楚,动作规范,易学易记,既可单人独练,也可集体合练。学习32式太极剑,既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又能陶冶情操、开拓审美视野,并为练习其它剑术套路打下基础。
  课程编号:1511279
  课程名称:杨氏太极剑   (Yang  Taiji   sword)
  课程类型: 通识选修课
  学    时:16                    学    分:1
  开课学期:2-8学期
  开课对象:全院学生
  选修课程:无
  执笔人:郑雪艳              审校人: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杨氏太极剑全套动作。
  (二)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增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太极剑的了解。
  三、教材
  1.推荐教材:《体育与健康》。
  2.参考教材:《三十二式太极剑》。
  四、教学内容
  (一)   理论知识
  1.太极剑的起源与发展。
  2.太极剑的特点与作用。
  3.太极拳、剑的几种流派。
  4.太极拳、剑的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
  (二)   基本动作
  1.握剑方法:平握、直握、垫握、钳握、提握、反握、反手握。 
  2.眼法:眼平视、眼随剑走。 
  3.步型:丁步、弓步、坐盘、并步、仆步、独立步、虚步。 
  4.步法:进步、退步、跳步、跟步。 
  5.腿法:蹬脚、分脚、后举腿、摆腿。 
  6.剑法:刺剑、劈剑、挂剑、撩剑、云剑、抹剑、点剑、崩剑、击剑、绞剑、架剑(托剑)、截剑、带剑、抽剑、挑剑、穿剑、提剑、推剑、捧剑(抱剑)、扫剑、斩剑、压剑、拦剑。 
  (三)   套路
  杨氏太极剑全套动作。
  五、身体素质
  (一)   一般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项目。
  (二)   专项身体素质。
  1.灵敏
  (1) 两人追逐、躲闪跑、后退跑。
  (2) 击步跑、弧行步练习。
  (3) 4×10米侧身交叉步跑。
  2.耐力
  (1)太极桩。
  (2)分段与完整套路演练。
  (3)马步站桩。
  3.力量
  (1)俯卧撑、仰卧起坐。
  (2)双腿触胸跳、单腿眺行。
  (3)纵跳。
  4.柔韧
  (1)体侧屈、体前屈、体后屈、涮腰、抡臂。
  (2)压腿、踢腿、搬腿。
  5.速度
  30~50米冲刺跑。
  六、教法建议
  (一)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进度己方法。
  (二)   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当增减运动负荷。
  (三)   围绕重点,采取多种教法,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七、考试内容、方法、评分标准
  (一)   考核的依据
  以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为依据。
  (二)考核种类及成绩比例(10%)
  1.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与出勤(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60分及格,100分满分 ,占总成绩的(10%)。
  2.期末考核:由体育部批准并组织教师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90% 。
  (三)专项技能(90%)
  内容:三十二式太极剑全套动作。
  方法:2-3人背对背独立完成整套动作。 
  要求:能够独立的完成,动作熟练,节奏舒缓。 
  评分标准:
          | 分数    | 技  评  标  准 | 
    | 90~100 |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一气呵成,体现32式太极剑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心静体松。 | 
    | 80~89 |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一气呵成,体现32式太极剑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可出现一次停顿。 | 
    | 70~79 |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一气呵成,体现32式太极剑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可出现两次停顿。 | 
    | 60~69 |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一气呵成,体现32式太极剑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可出现两次停顿。 | 
    | 60分以下 |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一气呵成,体现32式太极剑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可出现两次停顿。 | 
    
  (三)运动参与(5%)
          | 成  绩 | 5 | 4 | 3 | 2 | 1 | 0 | 
    | 出勤次数 | 8 | 7 | 6 | 5 | 4 | 4以下 |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
          | 成绩 | 标    准 | 比例 | 
    | 5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进步显著,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10 | 
    | 4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有提高。 | 45 | 
    | 3 | 上课认真,练习积极性高,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有进步。 | 30 | 
    | 2 | 能够正常上课,积极参加练习。 | 10 | 
    | 1 | 能够正常跟班上课。 | 5 | 
    
  八、教材时数分配表
          | 学  期 | 2-8 | 
    | 总时数 | 16 | 
    | 专项技能 | 14 | 
    | 考  试 | 2 | 
    | 备注 | 技术教学时数占80%,其余20%为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时间。 | 
    |  |  |  | 
   九、教学进度表
          | 课次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2-8学期 | 
    | 三十二式太极剑 | ★ | ★ | ★ | ★ | ★ | ★ |   |   | 
    | 复  习 |   |   |   |   |   |   | ★ |   | 
    | 考  试 |   |   |   |   |   |   |   | ★ | 
    
  十、教学日历
          | 课次 | 专 项 内 容 及 要 求 |   | 
    | 第一次课 | 1. 学习32式太极剑起势、1~5式。 | 灵敏素质练习 | 
    | 第二次课 | 1. 复习32式太极剑起势、1~5式。  2. 学习32式太极剑6~10式 。 | 力量素质练习 | 
    | 第三次课 | 1. 复习32式太极剑6~10式 。 2. 学习32式太极剑11~15式。 | 耐力素质练习 | 
    | 第四次课 | 1. 复习32式太极剑11~15式。 2. 学习32式太极剑16~20式。  | 柔韧素质练习 | 
    | 第五次课 | 1. 复习32式太极剑16~20式 。 2. 学习32式太极剑21~26式。  | 力量素质练习 | 
    | 第六次课 | 1. 复习32式太极剑21~26式 。 2. 学习32式太极剑27~32式和收势。 | 速度素质练习 | 
    | 第七次课 | 复习考试内容。 |   | 
    | 第八次课 | 考试。 |   | 
    
  十一、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与要求
          | 学期 | 课次 | 练  习  内  容  与  要  求 | 
    |   2-8   学   期 | 1 | 灵敏练习:两人追逐、躲闪跑、后退跑;击步跑、弧行步练习。 要求: 速度快,启动快。 | 
    | 2 | 力量练习:双腿触胸跳、单腿眺行,10×4组。 要求: 连续跳,不停顿 | 
    | 3 | 耐力练习:太极桩;马步站桩。 要求:80%的强度完成。 | 
    | 4 | 柔韧练习:体侧屈、体前后屈、涮腰、抡臂;压腿、踢腿、搬腿。 要求:胸背挺直,躯干向被压腿充分弯曲 。 | 
    | 5 | 力量练习:俯卧撑10个×2组。 要求:动作标准,每组一气呵成。  | 
    | 6 | 速度练习:30米×4组。 要求:速度快,全力冲刺 。 | 
    | 备  注 | 身体素质教学与练习的时间占每次上课时间的20%。自由安排具体的练习时间段。 |